我的地质援疆工作日记
发布日期:2025-04-17 15:37 信息来源:地勘院新疆、乌鲁克恰提乡、祖国西极……,这些词汇曾经于我而言,既带着熟悉的神秘,又透着陌生的新奇。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即今年3月,我有幸能以地质援疆先锋队员的身份,身临此地目睹这些壮丽的景致,并且用手拍摄、用心记录着在新疆乌恰县找矿工作中的美好与不易。
初至新疆
3 月 13 日,乌鲁克恰提乡,天气晴。
这里的环境与南方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野外踏勘
目之所及,既有牛羊成群的雄伟画面,又有骏马驰骋的蓬勃活力;既有黄沙漫天的雄浑壮阔,又有白雪皑皑的圣洁静谧;既有一望无垠、广袤辽远的戈壁滩,又有终年积雪不化、威严耸立的大雪山。
这儿的山上,鲜少能瞧见高大挺拔的树木,映入眼帘的,唯有光秃嶙峋的岩石、低矮丛生的灌木,以及成片连绵的草地。而这些独特的地貌特征,恰恰为我们后续的地质找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抵达驻地的第一天,我们便赶紧收拾屋子。屋内吱呀作响的简陋铁床、剥落的墙皮、布满蜘蛛网的窗台……加之当地异常干燥的空气和四处弥漫的灰尘,让何伟忍不住嘟囔:“总感觉鼻子里进了好多灰。”游晓杰随声附和:“谁说不是呢?”
初来乍到的我们,对于这里的一切都亟待适应,尤其是那悬殊的昼夜温差,亲身体会了一把“早穿棉袄午穿纱”的跨越。
初至新疆,一切都是新鲜的。很感恩能加入这支优秀的团队,“晋升”为一名地质援疆先锋队员。为国找矿、使命光荣,我会在新疆这方找矿沃土上继续磨砺意志、追逐梦想,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精彩。
雪境寻矿
3 月20 日,乌恰县吉根乡可别克调查区,天气晴。
3月的新疆依旧寒风凛冽,四处可见冰雪的踪迹,踏雪前行是常态,但这却丝毫没有削减我们的找矿热情。
野外踏勘
今天的任务是对可别克调查区西部进行踏勘。我们沿着阿克铁热克河一路向西,河面上覆盖着厚厚的冰层。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厚实的冰层,厚到车子都能在上面平稳行驶。
进入工作区,雪深之处都快没过小腿。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四周寂静无声,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何伟、干金军和我。
踏勘线路蜿蜒曲折,起初踏过嘎吱作响的冰河,接着又穿过一片无垠的雪原,而后沿着陡峭的山势逐渐攀升。何伟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说:“28000步,4.3公里,咱们今天累计垂直爬升了近200米,又破了纪录,继续加把劲!”在高海拔地区开展地质工作绝对是对体力与智力的双重考验,我们总是这样,互相打气、互相鼓励。
发现千枚岩地层
临近中午,气温稍稍回暖,我们惊喜地发现了一处千枚岩地层,这是调查区内极有可能蕴藏金矿的关键地层。刹那间,疲惫的身躯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定点、记录、采样,然后又沿着这层颇具潜力的矿脉继续探索追踪,一路攀爬至海拔3500米的山腰。
返回途中
返回途中,我们每人都背着一些样品,累得气喘吁吁。但今日的收获着实让我们兴奋不已,满心期待着后续化验能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山野遇趣
4 月10 日,乌恰县萨热塔什金矿勘查区,天气晴。
根据相关报告所示,萨热塔什金矿调查区存在含矿地层,而我们今日的任务,便是全力找寻它的踪迹!
依照提前在地图上规划好的路线,我们沿着雪线一路向南前行,最终抵达一处山脚下。
“这山可真够陡的!” 干金军抬头一看,不禁感叹道。到达山脚下前,我们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跋涉了两公里,可我们的目标地层,还远在山的另一侧。
偶遇野山羊
野外路线崎岖不平,行走起来困难重重。在我们稍作休息之时,游晓杰突然手指远处山顶,喊道:“你们快看,那是什么?是不是野山羊!”我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果不其然,在山顶上,有一群大大小小的山羊正在悠然吃草。我赶忙用手机将画面放大,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群野生的北山羊。查阅资料后得知,这种羊主要栖息于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属于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饱眼福了!没想到在这儿还能看到野生动物。”我兴奋地说。当我们再度踏上行程时,发现那群北山羊也在山顶静静地注视着我们,或许它们也在纳闷:真稀奇,今天怎么会有人类到访?
在行进途中,还有一只野兔突然从我们眼前飞速窜过,把大家吓了一跳。
继续攀登。登上山顶的那一刻,眼前的风景美得令人窒息。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雪山,近处是幽深静谧的山谷,“大美新疆”四个字在此刻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登高远眺
历经一番波折,我们终于找到了心心念念的目标地层,浑身的疲惫仿佛被一阵风全部吹走。
野外工作就是这般充满未知与惊喜,每一天都是全新的开始。回想近日的经历,一首打油诗涌上心头:
初临西域意飞扬,雪岭荒滩入目长。
山羊突现添奇趣,野兔惊奔映寒光。
踏雪寻矿何所惧,餐风宿露志如钢。
地质儿郎多壮志,丹心灼灼曜边疆。
当我们俯身采样时,那是与大地的深度对话;仰望山川时,那是对自然馈赠的感恩。漫漫勘探路,无论是烈日高悬,还是寒风刺骨,我们的足迹将成为探索的印记,在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疆大地上,书写属于我们江西地质人的壮丽篇章。(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