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管理 > 一线风采

扎根大地写忠诚 匠心筑梦谱华章
——记省地调院优秀共产党员、矿产所劳动模范 王建文

发布日期:2025-04-18 17:17

在群山叠翠的勘探一线,在钻机轰鸣的矿田深处,总有一个身影以专业为笔、以汗水为墨,书写着新时代地质人的担当。省地调院优秀共产党员、矿产所劳动模范‌王建文,从青涩学子到地质尖兵,从技术骨干到团队领航人,他在野外一线锤炼本领,在科研前沿勇攀高峰,在急难险重中冲锋在前,以“找大矿、找好矿、找急需矿”的执着信念,用十多年如一日的坚守生动诠释了“江西地质精神”,用实干与创新为矿产所地质主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钻技术、攀高峰,他是地质勘探的“排头兵”

“地质人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才有底气!”自参加工作以来,王建文始终坚守‌野外地质勘查一线‌,他将“精益求精”刻入职业生涯,白天背着地质包翻山越岭,在岩层断面间寻找矿产信息;夜晚伏案整理数据,在繁杂的勘探资料中探寻成矿规律。他曾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在地质岗位技能竞赛中荣获特等奖,被授予“技术岗位操作能手”称号‌,以“干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树立行业标杆。

王建文参与主持完成了省地勘基金及市场地质勘查项目10余项,先后在地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2022年,作为总工办负责人,他严把质量关,及时更新项目组织实施、质量管理等制度。他以制度为纲、技术为基、责任为链,带领专家组通过项目全过程监督、精准化指导,确保地勘项目实现“零误差、高效益、可持续”,为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取得新成果提供质量保障。


强团队、践使命,他是找矿突破的“领头雁”

“地质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要用心,只要用心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这是王建文常挂嘴边的话。

2023年,他开始担任核地质与能源中心主任。面对‌桃山矿田‌构造复杂、成矿规律模糊等难题,作为铀矿找矿团队负责人,他带领团队梳理了多年来桃山地区地质调查勘查及钻探资料,开展铀矿资源预测与找矿突破技术研究。

近三年来,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王建文团队深入桃山矿田一线,勘查成果丰硕,钻探见矿率取得了显著提高。他带领团队连续奋战‌200余天‌,在‌温水岭地区‌成功探获‌中型矿床,有望突破大型,取得近十年来我省铀矿找矿最好成果。连家塘见到十几米厚的矿体,罗布里打出了200米厚的异常带,取得重要找矿新发现。


‌冲在前、作表率,他是党员先锋的“硬脊梁”

“党员就要在关键时刻顶得上!”2023年夏天,王建文在项目攻坚期突发重症,术后仅休养一周便重返勘探一线。领导和同事们劝他多休息,他说:“我的身体没什么事,到野外跑一跑,感觉身体更舒服,恢复的更快了。”面对项目突破关键期与全局核与能源地质技术培训班筹备的双重压力,他既带领团队研究岩心资料,又负责协调统筹120余人野外考察的工作,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硬核作风诠释了“党员必须冲在前”的特质。

年末是一年当中最为忙碌的时候,2024年底,王建文更以“连轴转”状态刷新党员奉献标杆。除了日常工作,他还要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团队做好本年度财政基金项目野外验收、谋划明后年项目、准备全国铀矿找矿突破大会和华东区核同舟学术论坛的交流报告……在全局开展地质技能实践活动中,局机关党员干部分三批到桃山矿田参加野外地质技能学习实践。王建文作为现场讲解员,为学员们精心准备了一堂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核科学科普课。但他在第二批学员到达桃山的前夕病倒了,仅仅休息了两天后,又赶往了桃山,高质量的完成了科普讲解任务,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完成。

他以“党员不冲谁冲”的信念,从病房到勘探现场,从找矿突破到教学实践,王建文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党员先锋的答卷,用实干让党旗在桃山野外一线高高飘扬。


‌传知识、育新人,他是地学科普的“点灯人”

近年来,核地质与能源中心持续推进“地质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彰显公益服务职能。

在“地质科普进校园”活动中,王建文走进课堂,化身“科学讲师”,通过矿物标本、地壳演变和火山喷发模拟视频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解矿物的奥秘、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以及地质工作的深远意义等,为在校学生打开了地质科普的大门,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对地质科学探索的积极性,也增加了他们对地质行业的了解。“王老师的课让我们知道,地质工作者不仅是找矿英雄,更是守护生命的安全卫士!”一名中学生这样感慨。

从勘探一线到三尺讲台,从技术突破到初心坚守,王建文用脚步丈量山河,以担当注解信仰。他说:“地质人的荣耀,不仅在于发现地下宝藏,更在于用知识和汗水点亮希望。”


山峦为卷,钻机作笔。王建文以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在地质找矿的壮阔画卷上挥洒热血,他始终以大地为纸、以初心为墨,在新时代地质报国的长卷上,在这条“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征途上,他正带领团队续写着属于新时代江西地质人的荣光。


(胡全一/文 郑晓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