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守方寸 数据铸山河
检测,是地质勘探的“透视之眼”。在检测中心,有这样一群实验员,他们扎根岗位,用辛勤的汗水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从晨曦微露到夜幕深沉,实验室里始终回荡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处理样品时的专注,配制试剂时的严谨,检测分析时的执着,一站便是漫长的一整天。腰酸背痛成了工作的“常客”,高温高压化作专业的“熔炉”,但他们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反而在重重挑战中淬炼出一份份精准无误的数据。长年的坚守,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爱岗敬业,成为地质勘探事业中最坚实的力量。正如古人云,“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他们深明此理,故而以敬事之心对待检测工作。
严谨躬耕,筑牢检测根基
“热爱试验检测”,短短六个字,却是检测室负责人瞿江矢志不渝的人生格言。每当样品送达,他就将各项任务安排得条理分明、滴水不漏。
2014年,核地检测中心刚刚成立,团队成员清一色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他们怀揣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却在实际操作上略显青涩。瞿江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他从样品前处理的每一个步骤,到仪器分析的每一个细节,都亲自示范、耐心讲解。无数个深夜,当城市早已进入梦乡,实验室里的灯光依然明亮,凌晨三四点的他,仍坚守在工作台前,仔细核对异常数据,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结果的细节。
图为瞿江指导试验员操作
“数据是检测的生命线,容不得半分马虎。”这句话,他常常挂在嘴边,叮嘱着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在他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曾经青涩的新人,如今已成长为在岩、土、水、环境等多个领域独当一面的骨干。一张张精准无误的检测报告背后,是他熬红的双眼,是他无数次精心准备的技术培训,更是他对检测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
巾帼铿锵,勇克检测难关
黄红燕的故事,是一曲柔韧与坚韧交织的赞歌。2013年,从学校毕业后,她便踏上了四处奔波的检测之路,黑龙江的冰天雪地、陕西的黄土高原、安徽的青山绿水,都留下了她奋斗的足迹。在核地检测中心筹建的关键时期,她毅然投身其中,主动承担起设备调试与方法验证的重任。那段日子里,她仿佛化身成不知疲倦的陀螺,白天在实验室里全神贯注地进行实验,夜晚则沉浸在理论知识的海洋中,为核地检测中心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黄红燕操作检测设备
2021年,面对紧急扩项检测任务,尚在产假中的她,没有丝毫犹豫,提前结束假期返回工作岗位。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一边是刻不容缓的工作,她在母亲与实验员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间来回切换,无缝衔接。2022年,她带领小组承担起繁重的检测任务,完成3000余项钨钼检测与2000余项铁铝钛检测。在任务最繁忙的时刻,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珍贵,她争分夺秒,全身心投入工作。单位生产任务紧张时,她更是主动放弃育儿假与节假日,将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热爱的检测事业。
“样品不会说谎,数据务必求真。”这是她坚守的信念,也是她工作的准则。如今的她,在检测一线年均检测上千样品,用高效与精准树立起行业的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成为检测中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黄红燕正是凭借着这股坚韧不拔之志,在工作中披荆斩棘。
风雨兼程,守护数据本源
采样组组长游俊,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检测中心的守门人”。他每日总是最早到达岗位,最晚离开实验室,下班前逐一检查设备电源,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他坚持了多年,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图为游俊带领组员采样
夏日,骄阳似火,酷暑难耐,他在野外采样时,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寒冬,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雪花,他裹得严严实实,像个“粽子”,却依然坚定地跋涉在山水之间进行采样工作。无论天气多么恶劣,只要有任务需要,他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坚定地说:“我去吧。”无数个凌晨,当整个世界都还在沉睡,他独自踏上采样的征程,归来时,早已疲惫不堪,却只是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凑合着睡上一觉,稍作休息后,又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有他在,我们才安心。”同事们朴实的评价,道出了游俊的责任与担当。他就像一座坚实的堡垒,守护着数据的源头,为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在检测中心的方寸实验室与广袤野外之间,正是这群一线检测人员的默默担当,汇聚成一股无声却磅礴的力量。他们以数据为笔,以样品为墨,在地质勘探的宏伟蓝图上,一笔一画镌刻下精准与担当,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