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的建设 > 青年先锋

大地找”金”人

——记江西省地质局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赵立民

发布日期:2025-05-21 15:45 点击量:

局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省地调院矿产所赵立民,10年如一日扎根地质一线,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找矿能手、科研骨干,用实干与创新在青山深处书写着新时代地质人的“寻金记”。

深山掘“金”

2013年夏天,刚从长安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的赵立民,带着满腔热情加入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四队。彼时正值地勘行业的“黄金十年”,但他很快发现,真正的“黄金”需要汗水来淬炼。

工作初期,赵立民所在的技术团队同时负责德兴市花桥金矿核实、渔塘金矿核实、银山铜铅锌矿详查3个大型项目的勘查工作,且3个项目均处于攻坚阶段,面对一个个“硬骨头”,赵立民白天跑野外,晚上查资料,硬是靠着一股钻劲,跟着团队将每个项目都打造成了“精品工程”。

业精于勤,经过项目的磨练,任劳任怨、虚心好学的他技能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赵立民检查钻孔见矿情况

2019年,石坞金矿勘探项目启动,赵立民主动申请到任务繁重的钻探组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即使遭遇汛情与疫情双重考验,他带领团队仍然提前完成了6万余米钻探的技术服务工作,获得了合作单位江铜的高度认可,也正是通过这个大型勘探项目的锻炼,他实现了从地质学子到“找矿尖兵”的华丽转身。

这份事业需要特殊的奉献。妻子临产时,他还在石坞矿区忙碌。当穿越百余公里山路赶到医院,新生儿的啼哭与脑海里不时回响的钻机轰鸣声,奏响了地质人特有的生命交响。

2022年,刚调矿产所的他,在家还未安顿好的情况下,主动带领团队实施宜丰县白市化山陶瓷土(含锂)矿勘探项目,最终仅用45天完成2万米钻探,探获氧化锂百余万吨。

“金”在地下,更在坚持里。10年间,赵立民交出的不仅是几组耀眼数字:百余万氧化锂、50万吨铜、51吨金……更是用青春一笔一划书写的找矿报国答卷。

科研“金”

在德兴市五里亭金矿普查现场,赵立民盯着手中的地质图皱起了眉头。按照传统认识,金山矿田的控矿容矿构造产状平缓,但野外观察却告诉他,要敢于提出新的找矿认识。

“设计必须改!”赵立民力主调整勘查工程布置方案。当钻头沿着新设计轨迹穿透岩层,金矿体如预期般现身时,这个年轻人用实践进一步完善了“金山式”金矿的成矿模式。他撰写的《江西省德兴市五里亭金矿找矿成果及地质认识》,成功入选省级找矿突破专著。

赵立民为业主讲解见矿情况

赵立民在野外作业过程中注重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在2024年度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职业技能竞赛中,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斩获第一名。近年来提交的多项研究成果荣获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矿产地质调查图幅展评“优秀图幅”、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江西省地质学会地质科学技术一等奖等荣誉。

“最好的论文就该印在矿体上。”赵立民常这样说。在他眼中,那些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文章,不过是野外工作的“副产品”。而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早已化作矿山里新增的资源量,正在为端牢“资源饭碗”贡献力量。

党旗生“金”

当我们的勘数据转化为国家资源储备,所有的坚守都值得。在支部党课上,赵立民的这句话道出了这支地质队伍的共同信念。作为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的不仅是一支勘查队伍,更是一支能打硬仗的红色地质尖兵

面对地勘行业转型的浪潮,赵立民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钻机旁。在宜丰锂矿勘探攻坚期,他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45天完成2万米钻探的奇迹背后,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的强大发挥。

如今,这支从深山里成长起来的地质队伍,实现了蹒跚学步到步履坚定的成功蜕变。矿产勘查中心成立3年来,累计承接省财政项目4个,市场化项目6。比这些数字更珍贵的,是勘查中心党支部培养出了多名技术骨干,为单位矿产勘查主业打下了基础。

矿产所 郑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