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宣传工作,奏响时代强音
——集团通讯员培训心得体会(一)
发布日期:2025-06-17 17:08编者按:今年4至5月,集团本部及各子集团陆续举办了通讯员线上培训。为进一步提升学习成效,加强学习交流,现刊载部分通讯员培训心得体会,以飨读者。
从文字的斟酌到图片的选取,从新闻的敏感度到故事的讲述力,这是一场通讯员的头脑风暴,这是一次宣传工作的深度洗礼,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唯有深耕日常的写稿、审稿、拍摄、舆情监测等工作,方能铸就集团宣传的华彩乐章,更好地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光荣使命。
落笔要能生花
一篇好的稿件,从心中构想到纸上成文,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要勤于执笔,善于选题。写作之道,在于勤练;文章之美,源于苦耕。平时若不养成记录和表达的习惯,下笔时自然会捉襟见肘。唯有勤写,先熟而后巧。除了勤执笔,还要善落笔。选题作为文章的眼睛,决定了文章的方向和价值。落笔要立足集团主责主业,聚焦施工一线,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指导意义的题材,展现集团在项目建设、改革发展等方面的成就和经验。
要精于采写,敏于升华。要摒弃公式化、套路化的写作,用双脚丈量土地,用双眼观察现场,用心灵感受真情,使通讯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让读者产生共鸣。除事实陈述外,更要精准提炼在生产经营、项目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亮点,分析原因,阐述意义,总结经验,推动工作。此外,要主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抖擞的精神风貌,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内涵。
一图可胜千言
文字构建骨架,图片赋予灵魂。摄影,是宣传工作的重要利器和有力手段。
要精研技艺,夯实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苦练基本功,熟练掌握光影、构图、色彩等摄影语言,精益求精,在光影之间尽显事物魅力,在方寸之间展现职工风采。
要创新表达,多元呈现。要积极探索新的摄影表现形式,结合AI、VR等新技术,为宣传工作增色添彩。例如,江西中煤开设的“项目赏析”专题发布的作品,利用延时摄影和微距摄影等技艺细节展现工程全貌,让宣传工作更加立体、更加生动。
文章不厌百回改
稿件审核,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一环,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要立场如磐,旗帜鲜明。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把好政治关、事实关、文字关,及时纠正偏差,严守意识形态阵地,寸土不让。确保每一篇稿件、每一张图片、每一段视频都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要勤学不辍,精进不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我们要时刻保持“空杯”心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及时掌握党的最新理论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提法、新要求,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舆论环境。
要精益求精,字斟句酌。审稿如琢玉,去瑕点,显光华。我们对待每一篇来稿都要精雕细琢,从标题、内容、结构、语言、配图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使其更具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读性,力求每一篇稿件都成为精品,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站在新的起点,我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灯塔,勇立潮头、担当使命,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佳作,为江西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江西中煤 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