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泥泞山路 承地质荣光
——大队机关干部赴野外一线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侧记
发布日期:2025-06-23 15:59 信息来源:宣传科为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6月19日,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怀揣着对地质工作的好奇与对一线职工的崇敬之情,奔赴野外一线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雨丝细密如织,晨雾尚未散尽,一场以“泥土”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的沉浸式学习在徐家尖矿区钨锡矿详查项目拉开帷幕。
泥泞跋涉 初窥艰辛
“野外工作必须时刻留意地表矿化迹象,仔细观察地层与岩性,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并结合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从各种地质现象中探索出矿化信息。”项目经理董宜勇每到一个典型的地质现场,都会详细介绍岩石的类型、特征和形成过程。
山路崎岖,泥泞不堪,大家深一脚浅一脚,小心翼翼。“这路真难走,感觉每一步都要陷进去,地质队员还要采集岩石样本、绘制地质图,太不容易了。”
“我们在野外工作,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每当我们发现新的地质线索时,所有的辛苦都觉得很值。”地质队员朴实的话语打动了机关干部。
前往矿区的道路,不仅考验着大家的体力,更让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一线职工的辛苦和付出。办公室副主任胡锋说:“这次活动让我对地质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要与一线职工加强紧密联系,把‘三光荣’精神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现场探秘 深悟担当
高耸的钻机矗立在山间,轰鸣声震耳欲聋。“钻机通过钻头的旋转和压力,将地下的岩石破碎,然后取出岩心。”董宜勇一边说着,一边指着正在取出的岩心,“这些岩心就像是大地的‘密码’,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地下的岩性、构造和蚀变矿化等情况。”
“矿在哪里,我要看看?”“能不能直接从岩心观察到?”当岩心从地下缓缓提出时,大家迫不及待地凑上前去。
技术人员耐心地介绍着岩心特征以及所蕴含的地质信息,机关干部们则认真聆听、不时提问。互动式的学习,让机关干部们深刻体会到了地质找矿的神奇与魅力,也更加敬佩那些默默无闻、坚守在一线的地质工作者。
泥土沾染的是裤脚,沉淀的是初心;调研缩短的是距离,延展的是担当。队长罗中华强调,徐家尖矿区钨锡矿详查项目事关我队实现“专业+矿业+企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的重点项目,地质人员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机关干部学习。工作中要加强互动联动,增进心与心沟通、情与情交流,齐心协力为推动大队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奋斗。
“我更加理解‘为国找矿、无上光荣’的含义了!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一线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组织人事科科长叶宇婷说。
服务升级 实干笃行
活动中,机关干部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既“身入”又“深入”,既 “眼到” 又 “心到”,有利于将所见所闻转化为精准施策、改进工作的实际动力。
党委书记张顺要求,机关干部们要以此次学习实践为契机,带头转作风、树新风,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着力解决一线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高效高质落实。
财务审计科科长李声龙说,“通过实地调研和面对面沟通,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项目成本分析,提升服务基层能力和业财融合水平。”
“汗蒸泥滑徐家尖,寻锡找钨花岗岩;凿碎苍崖查矿影,八项规定化心田。”离退休管理科副主任于安辉表达出要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决心。
暮色渐沉,地质队员们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身影,让机关干部深有感触,“服务基层、服务一线”的理念被深深扎根心间。(张耘/文 刘海燕 张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