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的建设 > 青年先锋

全院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风采展(二)

发布日期:2025-06-30 17:22 点击量:

编者按:近年来,在推动我院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一批挺膺担当、攻坚克难、奋发有为、争先创优的先进典型。心中有标杆,奋进有方向。今日起,院官网分期推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专题,充分释放榜样带动效应,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向先者看、与能者比、同强者竞。 

 

局优秀共产党员、省地调院基础所新疆分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何国建——

西部找矿先锋

从西藏阿里的冻土高原,到新疆西昆仑的雪峰深谷,将十五载青春深深扎根于祖国西部广袤的大地上,践行着为国找矿的初心使命,诠释着新时代地质工作者的忠诚与担当。

何国建在野外作业

2010年投身地质事业的何国建,主动请缨,奔赴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西藏阿里地区。面对严峻的高原反应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以超常的毅力爬冰卧雪,全身心投入到措勤县尼雄地区、日土县北东鲁玛江东南等区域的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短短几年,他的足迹遍及可可西里、羌塘等无人区,与队友们一步一个脚印,用青春填补着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的空白。

2015年,何国建响应地质援疆号召,带领队伍毅然挺进新疆西昆仑海拔5400多米的无人区。面对地形困难系数5.0的极限挑战,团队成功完成了4个图幅的填图工作,新发现2处铅锌矿产地及十余处矿化点。此后的九年,他持续奋战在西昆仑、红柳滩、康西瓦等高海拔艰苦地区主持完成6个大型勘查项目累计提交矿产地6处。其中,探获的氧化锂资源量超过30万吨为新疆西昆仑打造以铅锌、锂为核心的大型资源基地贡献了地质力量。

2025年,何国建肩挑重任,担任阿克陶县地质援疆项目负责人。从选区立项、项目踏勘到基地建设,他带领团队稳扎稳打,率先在找矿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地质援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他积极推动援疆项目与地方需求对接,成功承接了阿克陶县的锰矿市场项目,实现了援疆项目与市场项目的优势互补协同共建,为当地资源开发注入了新活力。

(基础所  陈瑾怡)

 

局优秀共产党员、省地调院基础所西藏分院项目负责聂志鹏——

志存高远 扎根雪域

他是90后测绘人,参加工作十余年,用脚步丈量雪域高原,用技术赋能边疆发展,聂志鹏以共产党员的担当,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嘉黎县书写了奋斗篇章。

聂志鹏野外作业

2020年,他主动请缨赴藏开拓市场。初到高原,缺氧与严寒是常态,他却以最快速度投入工作。面对当地信息化基础薄弱的挑战,他创新制作奥维kmz图斑文件,解决导航难题;在草原确权、项目核实等任务中,他既当技术员又当协调员,耐心向藏族干部、村民讲解政策,化解县界、村界纠纷。语言不通,就连比带划;备课耗时,却坚持“解释不清,影响深远”。他还为当地工作人员培训测绘技能,被赞为“打开了‘数智’工作之门”。  

外业工作险象环生。一次增减挂钩项目检查中,车辆在雪中侧翻,所幸人无大碍;另一次违法用地举证时,积雪陷车,干粮耗尽,幸得附近工地相助脱险。生活同样艰苦,停水停电是家常便饭,冬季零下30度的夜晚,取暖全靠油酊。但他从未抱怨,反而愈战愈勇,将困难视为扎根西藏的磨砺。  

2024年,他临危受命解决嘉黎县房地一体登记发证率低的问题。与团队加班加点,仅用两个月完成4800余份证书登记,使嘉黎成为那曲市首个完成数据库汇交的县区,赢得高度肯定。5年间,他跑遍全县每个角落,从勘界到放样,用技术守护藏族百姓的切身利益,也与当地同事融为“一家人”。  

“把每天的工作做好,就是在为建设西藏添砖加瓦。”聂志鹏的务实与坚韧,诠释了“缺氧不缺精神”的高原誓言。志在千里,鹏程万里,他以行动让江西地质精神在雪域高原熠熠生辉。

(基础所 刘元鹏)

 

局优秀共产党员、省地调院基础所大宗中心主任蔡报元——

新时代地质战线上的“找矿先锋”

蔡报元扎根地质一线十余年,用一个个找矿成果诠释着新时代地质战线上的“找矿先锋”,以实干担当践行着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使命。

蔡报元野外作业右二)

2023年华友项目中,面对2个月完成3万米钻探、3个月提交报告的艰巨任务,他带领团队创新采用“模块化管理”模式,打破部门壁垒,将技术力量划分为6个功能组协同作战。面对矿区复杂的协调工作,他亲自带队挨家挨户协商,确保30余台钻机同时顺利开工。在他的带领下,项目团队仅用5个月就完成从开工到储量备案的全流程,探获氧化锂资源量达超大型规模,创造基础所有史以来最快纪录,项目成果获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嘉许。  

虽已成为一名技术管理型干部,但他始终奋战在找矿一线,主持完成乐平众埠街锰铅锌矿、丰城铁路钨矿、徐山钨矿、浒坑钨矿等10余个重点项目。在徐山钨矿深部勘查中,他带领团队攻克深部矿体定位与成矿预测技术难题,推动该项目成为基础所首个提交自然资源部评审的深部勘查项目,为深部找矿提供重要实践案例;在乐平众埠街锰铅锌矿、修水桃峰山金矿等项目中均取得显著找矿成果。近5年,累计提交超大型锂矿1处、中型钨矿、锰矿和铅锌矿床各1处。作为大宗中心主任,他带领团队从成立初期的“项目荒”到实现全员奋战野外、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的跨越式发展,通过“技术夜校”“传帮带”等方式培养一批技术骨干。

用脚步丈量矿脉,用创新破解找矿难题,蔡报元始终牢记地质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以“多找矿、找大矿、找好矿、找发展急需的矿”为目标,带领团队持续攻坚克难,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贡献着地质人的智慧和力量。

(基础所 刘元鹏)

 

局优秀共产党员、省地调院基础所规划中心项目负责朱训——

以实干担当书写党员本色

朱训,一名扎根测绘与规划一线的技术骨干,以精湛的技艺和迎难而上的担当,在平凡岗位上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朱训野外作业

2018年,朱训担任全国“三调”吉安县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用双脚丈量全县2122平方公里土地。面对暴雨洪涝,他带头涉水作业,双脚泡烂仍坚守一线,确保数据采集“一分钟不耽误”。最终项目以优秀级通过验收,个人获评全省“三调”先进个人。2022年出任吉安片区负责人后,他秉持“服务至上”理念,半月内破解当地2000亩耕地保护缺口难题,创新提出冬季种植牧草的“巧干”方案,赢得自然资源部门高度赞誉。两年间带领团队签订项目30余个,合同额超2000万元,实施项目优秀率100%,为单位树立区域标杆。  

2024年,朱训主动请缨开拓西藏市场,面对高原反应和紧迫工期,他带领团队两次进藏,完成林芝耕地核实等5个项目,当年收款率高达80%。2025年更推动成立林芝办事处,对接勘界测量、地籍图编制等项目金额超700万元,其中那曲项目在海拔4500米区域攻坚20天,为单位扎根雪域奠定了基础。  

从赣中丘陵到雪域高原,朱训用12年时间完成了从技术员到项目领路人的蜕变,始终以“解决问题不过夜”的作风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地质人“三光荣”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实干本色。

(基础所 刘元鹏)

 

 

局优秀党务工作者、省地调院矿产所第六党支部书记江辉

                         一颗红心永向党 扎根基层显担当                        

江辉同志深耕基层党建一线,以创新实践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诠释新时代党务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江辉工作照

在人才培育上,他首创“双培双带”机制,将“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党员带头攻坚克难,党组织带动团队发展”的理念转化为行动。2024年,通过定制“导师带徒”“岗位轮换”培养计划,依托“青年党员先锋岗”,培育出5名技术能手、2名管理骨干,其中3人斩获市级技能竞赛奖项,为单位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秉持党建与业务“双轮驱动”思路,江辉创新推行“以点带面”工作法。他组建“红色攻坚小组”,创新开展“党建+技术攻关”活动,带领党员骨干认领生产难题,成功攻克3项关键技术瓶颈,推动生产效率提升20%,助力矿产所工勘院超额完成年度经济指标。在他的带领下,矿产所第六党支部于2023年成功创建局“四强党支部”,成为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标杆。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江辉始终冲锋在前。他以“党员吃苦在前”为准则,带头加班、主动担责,在团队中凝聚起强大向心力。从文体活动到帮扶慰问,从志愿服务到业务攻坚,他用行动践行初心,成为职工信赖的 “贴心人”。

矿产所 张蕙)

 

局优秀共产党员、省地调院地环所抚州站副站长(主持工作)、监测站第三党支部书记欧阳凯——

扎根基层坚守初心

欧阳凯,14年驻外分站工作,无论是对专业技术的潜心钻研,还是带领团队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他始终以坚守为笔,担当为墨,在赣鄱大地上书写着地质人的青春篇章。

欧阳凯工作照(右二)

2021年下半年,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同意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的通知》,由抚州站协助抚州市成功获批我省唯一一个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以此为契机,欧阳凯带领团队积极转型,申报和实施了全国首批化工园区和重点企业的地下水防渗调查项目省内首个设区市地下水监测网络体系建设项目、首个地下水污染防治科普基地等。

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欧阳凯带领抚州站积极融入地方发展,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成功入选了抚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支撑单位。实施的《日丰镇下桥村桥头小组9294号付克龙屋后崩塌避险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2024年上半年成功避险案例,《抚州市古井名泉保护典型案例》获得生态环境部以工作简报形式推广,为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地环所 黄志芳)